欢迎光临!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
多彩非遗 缤纷寒假——南京一中实验学校初二语文“体验非遗”系列活动
作者: 史成宝 | 发布时间: 2024/2/28 9:05:49 | 562次浏览


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。为了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欣赏和认知,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责任感,在2024喜迎龙年到来之际,作为“南京一中实验学校第三节读书节之博物馆篇”系列活动的一部分,初二年级全体学生零距离地体验了身边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
秦淮灯彩

韩果

周末我去非遗馆体验了秦淮灯彩的制作工艺。秦淮灯彩制作过程繁琐而又复杂,但在老艺人的教导下,我一步步完成了撕剪,粘贴,拼接等步骤,最后做成了一个华丽的灯彩。


东晋习凿齿的《诗灯笼》有曰:“煌煌闲夜灯,修修树间亮。灯随风炜烨,风与灯升降。”如今,秦淮灯彩那漫卷的灯火、不灭的灯光,早已刻进历史记忆,照亮心灵深处,点燃了人们对光明温暖的向往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、对幸福安康的祈盼。



南京剪纸

周佳颖 


怀着对龙年的期盼,我来到秦淮非遗馆,感受非遗文化里中国剪纸的魅力。 南京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图案,用于装饰生活或喜迎重要节日的民间艺术。经学习了解,剪纸艺术历史悠久,流传广泛,距今约有1500年。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将祈求丰衣足食 、人丁兴旺、万事如意的朴素愿望,寄托于彩纸之上。一刀一剪,是中华民族美好传承之一!


金陵竹刻

王芊


一刀一世界,一竹一人生。二月伊始,初二(3)班齐聚民俗博物馆体验竹刻魅力。我右手拿起刻刀,左手拿竹木,四根手指放在竹木下方,只留大拇指抵住刻刀,以便控制刻刀的方向,拇指与刻刀相互配合,随着碎片落下,“福龙”的图案在竹木上渐渐清晰,再加以细细描刻,“福龙”终于显现。竹木清香,沁人心脾,刻竹亦刻心,我们何不妨静下心来,追忆婆娑竹影里的诗情画意,感受非遗之美,陶冶心志,传承传统文化。


非遗风筝

李思颖


“轻风扶纸鸢,扶摇上青天。”探访民俗博物馆,亲眼看到风筝制作的全过程,让我更加为之着迷。放风筝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,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,一直融入于中国传统之中。风筝体验给了我最好的藉慰,学着老师的模样,亲手制作属于我的风筝。当风筝承载着我的梦想飞上天空那一刻,天更加蓝了。

中医文化

    张曦文

5-1. 中医.jpg

5-2. 中医.jpg

我国中医文化历史悠久,走过了几千年的悠长岁月,它是属于我国的独特医学印记。传统中医是古代先辈经过长期实践总结下来的医疗经验,是他们心血的结晶。它是非遗文化中的瑰宝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。它承载着中国人的智慧,中国的文化,使我们得以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,迄今仍然为人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让我们保护好我国的中医文化,让中国传统医学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。

南京云锦

秦丽

6南京云锦1.jpg

6南京云锦2.jpg

在这个寒假,我来到了南京的云锦博物馆。在博物馆第一眼就看见博物馆的介绍,看着墙上满满的有关于“云锦”的介绍,我感觉到了深深的敬畏以及来自云锦浓厚的历史气息。墙上挂着的云锦作品,每一幅都让我大饱眼福、深受震撼,甚至希望自己动手尝试。再往里走,看见了大型的织布机,需要双人配合才能织好云锦。机器的细节让我惊叹古人的智慧,十分敬佩。最后我了解到云锦还与宗教有关,让我感受到云锦应用的广泛,使我更想去了解,保护和传承云锦。


民间泥塑

陈伊璇


7泥塑1.jpg

7泥塑2.jpg

在喧嚣的尘世中,寻找一片宁静的天地。我来到民俗博物馆,体验泥塑创作,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。手握泥土,感受它的温度,仿佛触摸到了大地的心跳。泥土在手中流转,思绪在指尖飞舞,每一个动作都是内心的表达,每一个作品都是灵魂的诗歌。在泥塑创作过程中,一个微小的差别,可能就会使整个作品从完美变得平庸。这是非遗的独特魅力。

南京白局

钱冠如


当板鼓声响,演唱者们开嗓,才发现白局原来并不似我想的那样平淡、无味。

演唱者们穿着民族服饰,坐在方凳上一边奏乐一边唱着,有时停下相互打趣,逗得台下观众捧腹大乐。我全身的细胞都是喜悦的,欢快的。白局本是织绵工人们在苦闷生活中的一点消遣,苦中作乐,我感叹先辈们对生活的热爱。我由衷地希望,白局被更多人知道、了解、喜爱。

金陵刻印

黄世洋

9-1. 金陵刻印.jpg

9-2. 金陵刻印.jpg

生长于南京,却今天才真正走近金陵刻经印刷。本以为刷墨而已,实操起来,难!真难!师傅教我,拿帚子应均匀、平整、力足,宜用软劲。右手按着刻板,我静下心来,苛刻地挪动手中的帚子,用擦子在纸上反复压擦、揭下,印刷完成。对比大师精细的作品,我感受到手艺人埋在骨子里的细致,和对刻印沉默内敛的喜爱,使这项工艺走过了岁月风霜。

南京绒花

权芮瑶

10 绒花1.JPG

10 绒花2.jpg

“山花插宝簪,石竹绣罗衣”,绒花作为著名的非遗传统技艺之一,历史悠久、底蕴绵长。因其独特的样式,更是有着把每个季节最美好的景色留存的魔力。寻袅袅游丝,裁就纵横匹练;步摇生金,缀绒花千朵。绒花夭夭,灼灼其华。正值梅花盛开,快来与我一起编织绒花,用丝线写下岁月吧!

南京面塑

杨喻涵

11 面塑1.jpg

11面塑2.jpg

假期我寻访了中国民俗博物馆,并体验了南京面塑。南京面塑有着悠久的历史,它制作工艺相对简单,但艺术性很高。它将面粉和其他材料混合调色,利用简单工具来塑造各种不同形象,运用捏、搓、揉、掀等几十种手法,使其惟妙惟肖且色彩鲜艳。小小的面塑有着大大的文化,亲身体验后也感受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质朴的民风。

金陵折扇

戴以文

12-1. 金陵折扇.jpg

12-2. 金陵折扇.jpg

寻访南京非遗馆,现场观摩了“白如玉,光如镜”的金陵折扇的制作工艺,无论是扇骨的制作,还是扇面的裱绘,抑或是穿扇的操作,都可谓是金陵折扇工艺精湛艺术的结晶。这把小小折扇,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。折扇“数折聚清风,一捻生秋意”,六百多载的春秋岁月沾染着水墨的诗意,尽数挥洒在这金陵折扇之上。

金陵古琴

王馨晨

13金陵古琴1.jpg

13金陵古琴2.jpg

寒假期间,我和孙娅月去了金陵古琴馆,不仅见到了许多美丽的字画器物,最重要的见到了期待已久的古琴,亲手抚上了琴弦,轻轻拨动,便能感受到婉转清透的音符穿透心灵。不得不感叹古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,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刻的内涵。古琴艺术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表演形式,它更是一门深沉的艺术哲学,一种浪漫生活方式,以及一种灵魂的滋养。学习和欣赏古琴艺术也让我们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长远传承。

南京木雕

丁悦然

木雕1.jpg

木雕2.jpg

假期我参观了南京民俗博物馆,体验了南京木雕。南京木雕在近现代八十年代初被引入南京,以仿古为特色,融汇了古代文物精髓并且结合南京工艺美术的特色再进行创作。岁月掺着木屑缓缓流逝,木雕手艺人将自己的情感注入木块中,使其焕发了新的生命力。在打磨雕刻过程中,我不仅感受到木雕的文化魅力,也由衷地赞叹这些工匠们对文化的坚守。


同学们见证了精湛的非遗技艺,亲手体验了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,创作了属于自己的非遗作品。用“体验”走进非遗,不仅让寒假生活丰富多姿,也让传统智慧不仅有既往,也有开来,不仅有大师,亦有小匠。孩子们在非遗世界里流连忘返,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中陶冶情操,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得以延续,在新时代再次绽放迷人光彩。